“工业互联网”是我们收集的体现“人工智能”在企业中的应用软件模块,包括:自动录单机器人,车间数字化大屏、设备工业互联网,等模块。目前客户应用比较多的是这三个模块。
工业互联网(Industrial Internet)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工业经济深度融合的新型基础设施、应用模式和工业生态,通过对人、机、物、系统等的全面连接,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、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,为工业乃至产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提供了实现途径,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基石。
工业互联网不是互联网在工业的简单应用,而是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和外延。它以网络为基础、平台为中枢、数据为要素、安全为保障,既是工业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转型的基础设施,也是互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应用模式,同时也是一种新业态、新产业,将重塑企业形态、供应链和产业链。
当前,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向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广泛拓展,形成平台化设计、智能化制造、网络化协同、个性化定制、服务化延伸、数字化管理六大新模式,赋能、赋智、赋值作用不断显现,有力地促进了实体经济提质、增效、降本、绿色、安全发展。

我们的产品综合起来,就是一个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平台,可以实时监控设备状态,实时计算出物料的需求,实时推算出订单交期是否合理等等。
另一方面,在“边缘计算网关”、“PLC数据采集”、“数字化大屏”等硬件设施方面,也有成熟的解决方案。我们自己设计,组装的硬件产品,可以实现从硬件,到网络部署,到各种软件的完美适配,让企业可以无风险的获得一整套的服务。过去如果分为多家供应商很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的事情,导致项目搁浅。现在我们的一整套工业互联网底层硬件加软件的产品,可以让企业快速、稳妥的进行数字化转型。
一些产品的截图如下:
产品功能:
我们长年为各种车间做设备数据采集,有一整套完善的软硬件,来读取设备PLC数据,或者直接读取设备的高低电平信号,或者使用IOT智能数据采集设备,来实时监控数据的运行状态,以及设备的运行参数,用于更加智能化的生产管理。
一方面可以形成设备监控看板,共管理层实时统计设备运行状况,实现更智能化的设备管理。
另一方面在设备维护保养方面,提供更智能,更合理的维保计划,确保设备正确保养。
最后,此模块还可以和订单状态图进行管理,自动根据订单号给订单报工,更新订单的完成数量,并推动订单的状态变化,例如,一个生产数量大于订单排产数量时,订单自动转为已完成状态,下一个订单自动置为开工状态等。

客户案例(青岛斯玛特):自动报工,推动订单状态变化。
通过读取注塑机的状态,实时检测到每模的次数。然后通过模次数乘以模穴数,计算出注塑机实时的产量。而订单排产模块已经实现了“排产至设备”,所以系统实时知道每个设备上的当前订单号,物料类型,排产数量。这样用实时产量和排产数量做对比,实现了斯玛特订单状态的自动报工,订单状态实时变化。
一旦实时产品超过排产数量,订单自动转为已经完成状态。而如果个别订单需要暂停等异常情况,操作工使用扫码枪扫描的方式,对订单进行暂停,系统检测到暂停订单,会自动越过,把实时产量统计到后续订单里面。
最终,斯玛特实现的订单,设备,原料,人员等完美的协同一致,系统可以通过实时计算,指引这生产更高效,更准确的进行。
客户案例(康迪泰克):设备联网,根据设备状态,实现快速换型
康迪的设备大多为PLC设备,设备管理人员在每个设备的PLC的输出端做一个输出,指示设备的运行状态。系统通过读取这个状态,实时知道设备的运转情况。
这带来的优势如下:
- 实时监控设备运行状态,实时了“车间数字化大屏幕”上设备的运行状态的准确实时展示。
- 设备运行1500小时需要做保养,现在系统可以精准的计算这个运行总时长,确保设备维保科学合理。
- 管胚静置不到8小时,就开始生产,非常容易出现质量问题。现在通过对设备的实时监控,系统能准确判断出这种情况,及时通知当班班长介入处理。
- 通过订单的数量与标准米速,再加上设备实时运行时长,系统准确判断出每个订单的预计完成时间,这样“快速换型小组”可以预先知道下一个时间段分别是哪几台设备需要换型,提前做准备,确保生产以更高的效率进行。
- 通过每个订单的预计完成时间,原料库也可以提前把原料准备好,确保原料供应的准确和及时。
下面是我司“智能项目软件方面的负责人”,如有需求或疑问,欢迎垂询,相互学习,共同进步。

文章版权为本公司原创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loonglan.com/2025/07/09/ai2/